论山西红色戏剧舞台美术创作流变——以各版本《刘胡兰》为例  

作  者:肖霄 

机构地区:[1]山西传媒学院 [2]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基  金:2022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红色戏剧舞台美术研究”(22BB025)研究成果。

摘  要:山西红色戏剧舞台美术创作历经革命战争年代至新时代的变迁,以刘胡兰故事为典型,展现了从简约实用到多元发展的艺术流变。早期舞美设计受限于物资匮乏,采用简易布景与道具。随着技术进步,舞美设计向专业化、多样化转型,多媒体、LED屏幕等现代手段丰富了舞台表现力。新时代,舞美创作融合传统与创新,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舞台美术手法随时代发展而现代化,但不变的是红色戏剧的精神内核与对历史场景的真实呈现,对时代民风的表现、舞台支点的设置、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程式成为其美学特点。

关 键 词:红色戏剧 舞台美术 刘胡兰 山西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