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16/Ki67双染检测用于HPV阳性者管理的建议》的解读  

作  者:隋琳 曾靖 尹如铁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实用妇产科杂志》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  金: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19YFS0532);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项目(编号:2022JDXM001);四川省干部保健科研项目(编号:2023-1702);四川大学横向科技项目(编号:23H1223)。

摘  要: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性子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约99.7%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感染相关[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目前,全球的子宫颈癌筛查模式已经从基于细胞学的筛查转变为更敏感的HPV检测[2],但HPV检测产品众多,且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同,检测结果可靠性尚待验证,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阴道镜转诊及相关费用。

关 键 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HPV检测 KI67 P16 阴道镜 相关费用 持续感染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