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旭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35-36,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意识形态之间存在“混为一谈”“假象”“奇怪的结果”抑或“幻觉”,马克思曾有多处深刻且明晰的论述。将这种“假象”运用到对资本主义正义观特别是等价交换原则的考察上,就打开了一条审视剥削究竟正义与否的新理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及一种论调:“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