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类史料分析框架的教学运用--以苏轼治水救灾故事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一然 田玉坤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10068 [2]四川省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614000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四川省省级立项项目“家风润神州--基于诗词里的三苏家风研究”(S202410636008);四川省2023年度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基于叙事的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SCJG23A02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北宋文学家的苏轼,是“三苏”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位,鲜为人知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苏轼曾在杭州、湖州、扬州等多地做官,因地制宜、科学治水,2019年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中就有苏轼。苏轼身上所体现的价值观、天下观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苏轼在任期间,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亲力亲为,深入灾区,更创新性地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救灾措施,如组织赈济、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等,有效缓解了灾民的困苦,稳定了社会秩序。

关 键 词:教学运用 水利专家 兴修水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救灾措施 亲力亲为 科学治水 苏轼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