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心怡
机构地区:[1]江西服装学院时尚传媒学院
出 处:《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78-89,共12页Shandong & Art
摘 要:在表演领域中,内心视象最早由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想象”时提出,其概念与后来我国著名戏剧艺术家焦菊隐所提出的“心象说”在训练演员想象力的某些方面略有相似。首先,笔者通过研究与对比,阐述了表演领域中内心视象的含义,厘清了与焦菊隐“心象说”的区别,并总结出内心视象具有以下特征:形象性、主观性、灵活性、变化性、行动性;其次,探究在话剧《晚安,妈妈》中构建内心视象塑造角色性格与精神生活的实际运用,笔者总结分析出内心视象在为演员提供创作灵感、增强真实感和信念感、增强交流的有机性、集中注意力创造有机生动的人物形象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最后,笔者辩证地看待内心视象实际在表演中的运用,认为想要更加合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还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比如:坚持以剧本为基础创造内心视象、增强五感的共同运用、使演员生活于自己创造的内心视象中、增强内心视象的体现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9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