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识下“礼教”到“礼法”的转变——荀子礼乐思想的历史社会渊源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nfucian Ethical Code to Rites and Law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Origins of Xunzi's Thoughts on Rituals and Music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车婧 Che Jing

机构地区:[1]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37-42,共6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代礼乐文献辑校与研究”(编号:23XJCZH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一向尤为重视礼乐的问题。孔子、孟子、荀子对此都有相关论述和阐释,但只有荀子为“礼乐”寻到一个新的发展践行方向,重新发掘了礼乐的存在价值与重要内蕴,使之成为后世两千余年专制皇权的统治基石,影响深远。从荀子所处社会之现实根基、个体经历之思想渊源两条脉络梳理分析其能将“礼教”转为“礼法”的内在学术肌理:一方面,荀子对人性深刻的现实认知孵育了其“化性起伪、以礼分养”的理论主张;另一方面,诸国游学等个体经历滋养了他兼收并蓄的学术风格,让其能突破儒家先贤的思想框架,阐发出“礼法并用、以乐养情”的礼乐思想。

关 键 词:礼教 礼法 乐教 齐鲁文化 

分 类 号:J609.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