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尤因肉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云恺 施雨 陈伟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院影像科,福建宁德352100 [2]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放射科,福建福州350001 [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院病理科,福建宁德352100

出  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年第24期88-90,I0023,共4页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骨外尤因肉瘤(EES)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期间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EES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结果。结果:6例EES中,发生在脊柱旁(跨椎管内外)1例,腹盆腔3例(胰腺尾部1例、肝胃间隙1例、盆腔1例),胸壁2例。6例均为恶性T1WI上病灶呈等、稍低信号,囊性、坏死呈低信号;T2WI上病灶呈中等偏高信号,囊性、坏死呈高信号,4例见迂曲的线状低信号分隔影,镜检为血管纤维间质分隔;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相应ADC呈低信号;3例病灶内有坏死区,1例有钙化,1例有骨质破坏;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未见强化。免疫组织化学:簇分化抗原(CD)99细胞膜阳性(6/6),NK2转录样蛋白B抗体(NKX2.2)阳性(5/5,1例未检),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阳性(4/4,2例未检),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阴性(6/6),肌调节蛋白(MyoD1)阴性(6/6),肌间线蛋白(Desmin)阴性(5/5,1例未检),CD34阴性(4/4,2例未检),S–100蛋白(S–100)阴性(4/4,2例未检),嗜铬粒蛋白A(CgA)阴性(4/4,2例未检)和增殖细胞的抗原(Ki67)=20%~80%(6/6)。结论:EESMRI信号与坏死囊变区、纤维含量及分布等有关,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呈较明显持续强化,囊变坏死区未见强化,部分病例T2WI上迂曲的线状低信号分隔影是其重要影像表现之一,但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关 键 词:骨外尤因肉瘤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织化学 

分 类 号:R738.6[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