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123N”内涵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谷召飞 祝腾飞 康建军[2]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聊城大学黄河学研究院

出  处:《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摘  要:新质生产力是党在经济快速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的落地、创新与实践,对国家及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理教学应尽快贯彻这一新概念,及时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中去,如盐化水、如花在春、润物无声,打通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归纳出新质生产力的“123N”理念,教学内容体现为1个主导作用(创新)、突破2个传统(增长模式、发展路径)、深化3个特征(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推进N个教学内容。从其概念入手厘清新质生产力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迭代、递进关系,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实施策略,从而将新质生产力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体悟,能够迅速把握和了解国家的新政策和新概念,同时提高学生时政知识的学习能力,健全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123N”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 课程思政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