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书 纪广涵 HAN Shu;JI Guanghan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 处:《文化学刊》2025年第1期159-163,共5页Culture Journal
基 金: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韩国中文教育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1YH07D);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外向型沈阳旅游汉语口袋书的编写研究”(项目编号:SY20230205Y);辽宁大学一般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项目编号:2020skczb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其重要性愈发突出。“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种推动跨文化交流与认识的关键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规划、单一的教学形式、缺乏生动性的教学方法和过于强硬的教学语气,影响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现状和各学科的实践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从多个维度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效果,借助多元平台丰富教学形式,沉浸体验中国故事,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4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