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程

作品数:1493被引量:158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顾沛张舒予赵海燕白倩李国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林学专业“森林文化”课程教学的探索
《现代教育与实践》2025年第5期229-231,共3页李园园 施翔 唐诚 
石河子大学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Y-2022-082);石河子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般项目(TXKY2020-44);“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施翔工作室资助。
“森林文化”课程是林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农林业院校中林学专业的学生既是新中国的林人,也是新中国的艺人。本文从森林文化课程特点出发,结合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森林文化 林学专业 教学方法 
农村初中“和美”文化课程建设研究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5年第12期125-127,共3页郭建芳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一般资助课题“农村初中‘和美’文化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303149)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引入“和美”文化构建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文章介绍了“和美”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强调其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随后,详细阐述了“和美”文化课程的建设意义,包括提...
关键词:“和美”文化 道德与法治 初中课堂 
基于主体间性的“区域国别文化”课程建构与实践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4-120,156,共8页张潆文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学科一般项目“区域国别文化课程设计与教材建设研究”(22YH02FC)阶段性成果;天津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文明互鉴、美美与共--‘国别与地域文化’课程跨文化教学案例”(YCX2024052)阶段性成果。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兴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增设了区域国别文化课程。然而,目前该课程没有公认的教学大纲和通行教材,课程建设亟待进行。国际中文教育的多元文化教育特性与主体间...
关键词:区域国别文化 国际中文教育 主体间性 
留学生体验式文化课程审美议程设置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马晓乐 刘畅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3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一般项目“基于社会机构考察的韩国中文教育多元主体研究(23YH78C)”;2023年度山东大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专项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力研究”(23RWZX12)。
审美议程设置为体验式文化课程的开新创设了想象空间与创新向度,审美事象纳入议程范畴有益于达成生产美、传播美和塑造美的教育功能。面向留学生的体验式文化教学以情境为逻辑起点,依托教学设计开展审美议程设置,促发课堂教学的审美加权...
关键词:国际中文美育 留学生教育 体验式文化课程 审美议程设置 以美育人 
文旅融合视域下地方文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安顺学院为例
《安顺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4-59,92,共7页彭瑛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文旅融合视域下《地方文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20167)。
文旅融合对文旅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地方性知识理论建构文旅融合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地方文化资源是文旅融合内容生产的基础源泉与生产资料,内容生产创新是文旅融合的逻辑起点与终点。对高校的文旅专业特色课程地方文化在教学内...
关键词:文旅融合 地方性知识 地方文化课程 改革 对策建议 
非遗文化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融合与传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167-170,共4页金玲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线上+非遗”课程思政的融入研究,GS[2023]GHB1517)。
本文聚焦于探讨非遗文化(简称“非遗”)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融合策略及其在教育培养中的功能作用。面对全球化加速与现代化步伐的推进,非遗文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新的发展契机。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成...
关键词:非遗文化 课程思政 融合与传承 
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文化学刊》2025年第1期159-163,共5页韩书 纪广涵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韩国中文教育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1YH07D);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外向型沈阳旅游汉语口袋书的编写研究”(项目编号:SY20230205Y);辽宁大学一般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项目编号:2020skczb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其重要性愈发突出。“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种推动跨文化交流与认识的关键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规划、单一的教...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国际中文教育 中国故事 文化课程 
课程思政理念下历史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课程为例
《教育观察》2024年第34期53-56,60,共5页郭广辉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至民国成都平原的场镇与地方社会研究”(20YJC770009)。
课程思政理念下历史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课程为例,课程在促进学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政价值。在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关键词:课程思政 历史学 通识教育课程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大学英语”文化课程思政融入式教学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英国概况文化课程为例
《理论观察》2024年第12期151-154,共4页高蕊 
2024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英国概况课程思政融入式教学研究”;202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教改立项)“思政育人视角下研究生英语教学策略研究”;2023年黑龙江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研究生公共外语(英语)”。
本文紧扣《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展开论述。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明确价值取向是重点,这里的价值塑造是指塑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
关键词:思政课程 大学英语 文化课程 英国概况 
基于PBL教学理念的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教育观察》2024年第34期69-72,共4页陈丽敏 汪俊忠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2023年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校级建设项目“基于PBL教学理念的‘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研究”(粤财院[2023]61号-48);广东财贸职业学院2023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旅游文化”(KCSZSFKC202308);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校级教科研项目重点项目“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YJZD2022-16);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校级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CXTD20220009)。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培养数字化人才的关键驱动力。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是旅游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传统教学模式中较少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课程以理论教学模式为主、课程考核方式单一,难以满足数字化旅游人才培养...
关键词:PBL教学理念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 数字化 教学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