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牡丹 Cai Mudan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1756
出 处:《理论与评论》2025年第1期39-50,共12页Theory and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22ZD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中的辩证法研究”(2022BKS03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个结合’的唯物辩证法意蕴研究”(SCJJ24ND036)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具有原创性命题和标识性范畴的话语创新,实现了对一般性现代化话语的自主性构建,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的深刻解读,以及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均需以科学的方法论为依据和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遵循“两个结合”的发展理路,具备“古今中外”的时空逻辑与宽广视野,协调话语生产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的辩证张力,也是对“六个必须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从方法论的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对于加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