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合同下成本异质性绿色产品选择  

作  者:朱晓东 吴若宁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出  处:《现代管理科学》2025年第1期105-117,共13页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资助项目“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互联网+”赋能再制造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SJZDA131)。

摘  要:探究在批发价合同和利益共享合同下的绿色产品选择和研发投入问题,对于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至关重要。企业绿色转型时采用的技术不同导致产品成本结构存在异质性,进而对供应链利润和环境效益产生不同的影响。构建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其中,制造商可以选择生产研发密集型绿色产品(DIGP)或边际成本密集型绿色产品(MIGP)。研究发现,供应链成员对产品的选择和采用的合同形式,与绿色研发成本及合同中分配比例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在产品选择中,批发价合同下制造商对绿色研发成本的接受度低于零售商,更易选择生产MIGP类型产品;利益共享合同下零售商的接受程度反而低于制造商,更容易倾向于销售MIGP类型的产品。在研发成本较低时生产、销售DIGP,在研发成本较高时选择MIGP,更容易提高双方利润并保护环境,实现共赢。在合同选择中,如果选择生产DIGP类型产品,供应链的上下游双方对合同形式的偏好在很大范围内重合,由制造商来决定合同形式能够更好地保障产品的绿色性能。如果选择生产MIGP类型产品,当利益分配中制造商比例较大,而消费者低碳偏好不够强烈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双方都想取得产品零售价格的定价权。

关 键 词:绿色产品 成本异质性 合同选择 

分 类 号:F27[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