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之来 贵于自修  

作  者:张天治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宁波通讯》2025年第1期67-67,共1页

摘  要:毁誉,即毁谤和称赞。王阳明一生遭遇了诸多毁誉。世人常常誉来则喜,毁来而戚,王阳明并未将毁誉得失看得那么重,而是主张君子不因“一时毁誉动其心”,毁誉之来,“只贵于自修”。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正确认识毁誉。其一,毁誉具有普遍性。王阳明说:“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因此,可以谨言慎行避免主动招致无谓的毁誉,但无法完全避免毁誉。其二,毁誉具有外在性。究其实,毁誉是他人的主观看法。主观看法是对既定事实的正确或歪曲反映,既无法替代事实,也无法改变事实。

关 键 词:王阳明 谨言慎行 自修 毁誉 既定事实 君子 普遍性 外在性 

分 类 号:B24[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