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的东方文化内涵和哲理意蕴——对话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李先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卿卫平 李忠民(图)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华民居》2024年第6期2-5,共4页China Homes

摘  要:近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老北京都城文明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搭建了全新的平台。纵贯老城南北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初期,形成于明中期,全长7780.54米,约合15里(文章所述的“里”都特指明代长度单位“里”),由北专向南坐落着15座主要建筑(群):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北京中轴线作为元、明、清及近现代中国首都的核心,其规划、建设与完善承载着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礼仪文化与哲学思想,具有独特的轴线构成和景观形态特征,反映了中华文明对于国家、城市、生活之中理想秩序的追求和塑造,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关 键 词:北京中轴线 中国民族建筑 景观形态 正阳门 都城规划 长度单位 先农坛 天坛 

分 类 号:TU9[建筑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