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310059
出 处:《浙江临床医学》2025年第2期159-161,共3页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800972);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832213A13016)。
摘 要: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引起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破坏。炎症时微生物群和宿主反应失衡,促炎作用被激活,白细胞介素1、6、8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上调,加重骨破坏,因此减轻炎症与骨破坏是恢复牙周健康的关键[1]。牙周炎中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刺激宿主细胞产生促炎因子,募集巨噬细胞等至牙周组织,产生过量活性氧(ROS)引发氧化应激,加重牙周损伤[2]。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在牙周炎的诊断和预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在miRNA和应激刺激下,牙周细胞凋亡、自噬,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坏死,引发牙周炎症。本文对牙周病相关miRNA与氧化应激在牙周炎中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研究牙周病病因及治疗提供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