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事件史观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耀辉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5年第1期178-185,共8页Marxism & Reality

摘  要: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重要价值取向,本雅明、阿尔都塞和巴迪欧的事件史观正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本雅明摒弃了总体化的历史解释原则,转而关注单子式的历史事件,强调革命必然发生在当下时间中的“例外状态”。阿尔都塞提出多元决定论的矛盾观,主张深入历史情势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巴迪欧等人则将事件史观发展为完整的事件本体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事件史观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中人创造历史、历史非线性发展等重要观点,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阐释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展现了国外马克思主义除文化批判外的另一条理论路径。然而,这一史观也存在将事件偶然性绝对化和神秘化的问题。相比之下,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运用阶级视角分析历史事件,既论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为主体的自由行动预留了充分空间,展现了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这正是国外马克思主义事件史观所缺失的关键理论维度。

关 键 词:事件史观 历史意识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分 类 号:B089.1[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