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雕刻”到“栽培”:育儿哲学的重塑与实践启示  

作  者:倪凯歌 

机构地区:[1]廊坊师范学院

出  处:《福建教育》2025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基  金:2024年度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课题“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师范生儿童哲学教育模式研究”(JY2024195);2024年廊坊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儿童哲学教育的意义与提升路径研究”(XBQ202420);2024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河北省0-6岁托幼一体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202401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年来,“儿童立场”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然而,实践中“过度干预”的“木匠式”育儿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忽视了儿童成长的复杂性和自主性。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中批判了这一现象,倡导“园丁式”育儿理念,强调为儿童提供自由探索的生态环境。文章围绕“木匠式”与“园丁式”育儿的对比,结合“爱的论”和“学习的论”,探讨育儿过程中依赖与独立、规则与创新的动态平衡,揭示了尊重儿童个性和探索精神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建议,文章旨在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科学而人性化的育儿启示。

关 键 词:木匠式育儿 园丁式育儿 爱的悖论 学习的悖论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