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巴掌拍不响  

出  处:《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5年第3期72-72,共1页

摘  要:“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俗语比喻单方面引不起矛盾,发生纠纷的双方都有责任。这句俗语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一手独拍,虽疾无声”。韩非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著有《韩非子》。据《韩非子·功名》中载:“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在这句话中,“独”是单一、独自的意思;“疾”是快速、猛烈的意思;“无声”是没有反应和效果,即发不出声响。意思是说,最高统治者所担心的,在于说话没有人响应,就像一只手使劲拍动,尽管拍得厉害,但终究没有声音。比喻个人力量有限,难以完成重要的事情。

关 键 词:《韩非子》 最高统治者 战国末期 战国时期 韩非子 俗语 一手独拍 比喻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