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一个中国文论的标识性概念  

“Jian”:A Distinctive Concept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作  者:袁劲[1] Yuan Jin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

出  处:《理论月刊》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22&ZD258);中国索引学会规划项目青年课题“百年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论文索引(1919—2019)”(CSI22B04)。

摘  要:作为一个富有本土特色的文论概念,“兼”及其承载的中国智慧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可和阐扬。在历代经典阐释与字义训诂中,“兼”内蕴不同向度的阐释空间,并通过术语“兼之”从人物品评进入文学批评。因应文学创作中的“偏”与“至”,“兼”在中古文论中的出场,旨在解决文学创作与批评中过犹不及的问题。此后,历代文论家标举兼有者贵的价值观,不但树立诗骚、曹植、陶渊明、庾信、杜甫等典范,而且汲取“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舍鱼而取熊掌”等元典智慧,铸就“文人谈士,罕或兼工”“兼而有之,然不能过”“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兼之无迹,方为得耳”“兼解俱通,随时适用”“强欲兼之,违才易务”等一系列文论命题,从自觉与自省、目标与境界、标准与限度等维度构建文论体系。“兼”关涉才性兼偏、化境无形、过犹不及等重要论题,这也正是其作为中国文论概念的标识性之所在。

关 键 词:  中国文论 标识性概念 《文心雕龙》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