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江南丝竹音乐传承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  

作  者:范临风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北京100031

出  处:《艺术教育》2025年第3期172-175,共4页Art Education

基  金: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一般项目“高等音乐院校中的江南丝竹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3YB17。

摘  要: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极具艺术高度和文化底蕴的乐种,其独特的“韵”和“腔”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粹。然而,这些核心特质在传统的“谱简腔繁”的记谱中往往未能体现,使得口传心授成为主要的传承方式。随着演奏场域的变迁(从民间到音乐学院)和传承模式的转变(从师徒到师生),江南丝竹的教育和传播面临重大挑战。文章针对江南丝竹传统曲谱“谱简腔繁”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路径,通过开发人工智能记谱平台以及基于现有的曲谱识别技术,增加对江南丝竹演奏中“韵”和“腔”的识别,旨在记录并保留江南丝竹的核心表现形式,进而有力支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持续传承。

关 键 词:江南丝竹 人工智能化记谱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教育 

分 类 号:J6[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