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肌电图室,325000 [2]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25000 [3]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325000
出 处:《心脑血管病防治》2025年第1期61-64,F0003,共5页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摘 要:目的 探讨基于表面肌电图(sEMG)分析肢体协调辅助装置结合虚拟现实(VR)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观察组加用VR训练。比较两组躯干功能表(T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量表中的下肢部分表(FMA-LE)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三维步态参数、下肢肌肉神经系统功能[患侧下肢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股直肌、腓肠肌位置sEMG信号的均方根振幅(RMS)和中位频率(MF)]和血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TIS、BBS、FMA-LE和SS-QOL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7.829、4.014、8.426、6.981,均P <0.01)。治疗后,两组步速、步频、患肢摆动相均增高,左右步长差、不对称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步速、步频、患肢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左右步长差、不对称指数均低于对照组(t=5.328、5.417、5.826、3.336、2.196,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侧下肢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股直肌、腓肠肌位置sEMG信号的RMS和MF均增加,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9.919、10.179、7.804、2.802、5.523、5.313、7.081、26.233,均P <0.01)。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和NGF水平均升高,NSE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t=11.316、9.438、19.702,均P <0.01)。结论肢体协调辅助装置结合VR训练能够促进患侧下肢肌肉激活,改善脑卒中合并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躯干功能、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 键 词:表面肌电图 肢体协调辅助装置 虚拟现实训练 脑卒中 下肢功能障碍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