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比  

作  者:郭威 张乐 任瑞涛 

机构地区:[1]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58030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5期769-771,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PT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组患者40例,使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射频热凝术(RFT)组患者40例,使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第3天、1周、3周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不适程度[简化马克吉尔疼痛问卷(SF-MPQ)]、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BC组患者术后第3天、1周、3周时VAS评分低于RFT组(P<0.05)。PBC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RFT组,住院时间长于RFT组(P<0.05)。PBC组术后SF-MPQ评分低于RFT(P<0.05)。PBC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RFT组(P<0.05),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PTN患者疗效显著,且短期内复发率无明显区别。而PBC手术时间较短,术后不适感较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RFT住院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势,应当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

关 键 词: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CT引导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 

分 类 号:R745.1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