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汤德伟 夏广兴 Tang Dewei;Xia Guangxing
机构地区:[1]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25年第1期163-182,共20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元文化交流与取经故事的生成、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4YJCZH271);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游记》成书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046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项目编号:19ZDA239)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章从杂剧《西游记》文本出发,探究密教神祇摩利支天对剧中猪八戒形象、故事的影响。再以跨文本的视野,结合小说《西游记》成书前取经故事的图像、戏剧、平话等资料,从猪八戒的形象特征看其与摩利支天的关系。杂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护法者”形象是摩利支天神通及密法信仰世俗化的产物。综合来看,在元代密教兴盛的文化背景下,猪八戒形象生成的原型是密教神祇摩利支天身边御车之猪,并与摩利支天相钩连。早期的猪八戒与摩利支天紧密相连,后在衍变中打上了浓重的道教和民间文化烙印。宋元时期,密教的弘传与世俗化对取经故事的生成与演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