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

作品数:581被引量:82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薛克翘侯慧明党措赵晓星夏广兴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猪八戒与摩利支天关系新论
《明清小说研究》2025年第1期163-182,共20页汤德伟 夏广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元文化交流与取经故事的生成、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4YJCZH271);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游记》成书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046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项目编号:19ZDA239)阶段性成果。
文章从杂剧《西游记》文本出发,探究密教神祇摩利支天对剧中猪八戒形象、故事的影响。再以跨文本的视野,结合小说《西游记》成书前取经故事的图像、戏剧、平话等资料,从猪八戒的形象特征看其与摩利支天的关系。杂剧《西游记》中猪八戒...
关键词:猪八戒 摩利支天 《西游记》 密教 关系 
唐宋密教传播与观音形象女性化演变
《中国文化研究》2024年第4期100-108,共9页崔峰 高佳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新见佛教碑刻整理与研究”(24BZJ0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观音形象女性化重要演变期大约发生在中唐至北宋时期,与印度密教在中国内地的传播盛行时间大体相当。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看,唐五代宋初密教女性崇拜思想与造像艺术的传入,对内地观音女性形象的转变有重要影响。宋代观音女...
关键词:观音 女性化 密教 千手千眼 传统文化 
西复和元代漢譯藏傅佛教文獻中的“截截”
《中华文史论丛》2024年第4期171-187,407,408,共19页侯浩然 
在藏傳佛教傳統中,擦擦(截截)並非單純滿足審美需 求的藝術品,而是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意義的器物,被廣泛運用於各 類法事和儀式之中。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都是將擦擦作爲考古 和藝術史研究的對象,侧重於探討其年代歸觸、類型劃分、製作工...
关键词:擦擦 藏傅佛教 密教儀軌 黑水城文獻 物質文化 
持咒、行法与叙事——密教孔雀明王信仰在中国汉地的民间化
《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12期80-90,共11页李永平 彭绍辉 
陕西师范大学“一带和路”专项科研项目“西南丝绸之路与中印文明交往”(24YDYLZ018)建设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中国宝卷整理与研究”(17ZDA266)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史”(18ZDA232)的阶段性成果。
密教孔雀明王信仰通过佛典的传译进入中国汉地,随即展开了民间化进程。孔雀明王信仰首先凭借咒语流行于民间,孔雀明王经咒的持诵具有解毒、驱邪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又发展出了一定的娱乐功能。其次是孔雀明王仪轨进入民间经忏法...
关键词:孔雀明王 咒语 仪轨 叙事 民间化 
江苏宜兴法藏寺地宫舍利瘗埋初探
《南方文物》2024年第4期140-145,共6页王文波 
江苏宜兴法藏寺地宫是北宋中晚期新出现的“转轮藏地宫”,出土有大量遗物,类似的地宫形式在江浙、山东地区也有发现,这与宋辽时期舍利瘗埋中佛经地位的提升关系密切。法藏寺地宫出土有密教相关的佛经、法器、造像和真言咒语等,但这些密...
关键词:法藏寺地宫 转轮藏 佛经地位 密教因素 世俗化 
武则天当政时期密教流播探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张玲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则天研究中心项目“武则天当政时期密教信仰的社会传播”(SCWZT-2021-18)。
武则天当政时期是持明密教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时国家重视支持译经事业,兴立译场,译师辈出,密教典籍的翻译呈现热潮,推动了密教的传播。此时期密教观音信仰尤为盛行,其中十一面观音信仰具有较强的社会吸引力,其密法在实现世间人们...
关键词:武则天 密教 佛教圆融 
论元明水陆画中明王图像的生成规律
《美术大观》2024年第8期80-84,共5页朱天成 周星 
元明水陆画中明王形象与经典记载差距很大,而当下探讨水陆明王形象最为详细的金瑞的《十大明王水陆画研究—以山西河北寺观壁画为中心》,仍然高估了水陆明王与唐密明王之间的继承关系。本文则通过考量明王以外的佛教图像传统发现,水陆...
关键词:水陆画 明王 密教 
敦煌"新样"四天王样式源流及其密教属性研究
《敦煌学辑刊》2024年第2期90-101,共12页王志强 
"新样"四天王是敦煌曹氏归义军时期所建大窟的独有样式,首次被绘于莫高窟第98窟窟顶四角扇形凹面处,并被作为建造"标准"相继出现在莫高窟第100、108、61、146、261、55、454、152窟等8个大型窟中,而在曹氏归义军以后开凿的洞窟中再未出...
关键词:曹氏归义军 "新样"四天王 密教属性 
隋至唐中期佛教僧众天文活动研究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杨剑霄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17ZDA233);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带一路’沿线佛教文明交流史研究”(19CZJ009)的阶段性成果。
隋与初唐时期,天文学进一步被认定为王官之学而禁止私习。但民间天文学的传播却途径多样。官私在不断博弈中实现天文知识的交流融合。首先,以七曜问题为线索可知,佛教天文学虽源自印度社会,却浸染了西域等地区的文化元素,在多元文化融...
关键词:天文知识 王官之学 生活属性 密教 流传情况 多元文化融合 天文学 交流融合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搜山图》的文化内涵新析
《东方收藏》2024年第5期84-86,共3页桂璐璐 汤德伟 
安徽省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西游记》成书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0465。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搜山图》,是民间二郎神故事的集中展现。《搜山图》中的二郎神故事带有受密教文化影响的因素,通过对神将形象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管窥密教文化对《搜山图》内容展现的渗透。在密教文化的浸润下,《搜山图》带有一定...
关键词:《搜山图》 二郎神 密教 文化内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