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龚开喻 Gong Kaiyu
机构地区:[1]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摘 要:现代新儒家关于王龙溪“见在良知”的相关论说有“传统本体工夫论的现代诠释”与“心性本体的现代建构”这两个重要向度。熊十力对“见在良知”说的直接论述是批评其“无事于推扩”,不能为开出科学知识提供理据;而其“良知是呈现”“良知应物现形”说实与“见在良知”说相通。唐君毅、牟宗三一方面继承了熊十力在良知学的框架内开出知识论的思路,另一方面则在心性之学的本体工夫论诠释中揭示出“良知是呈现”可谓“见在良知”说的现代表述。牟宗三更通过与康德哲学的对勘,经由古典本体工夫论话语到现代哲学话语的“脉络性转换”,在以“智的直觉”“理性底事实”为底据的“道德的形上学”的建构中重新激活了“见在良知”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