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的途径研究(研究简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永芳[1] 王烨 刘佳[1] 勾建军 崔彦 寇奎军 张立娇 焦素环 陈立涛 吉欣欣 蔡晓玲 任培先 谢剑锋 刘家豪 赵立强 董志平[1] 

机构地区:[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5 [2]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30 [3]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河北石家庄050035 [4]沧州市植物保护站,河北沧州061014 [5]石家庄市鹿泉区新能源服务中心,河北石家庄050200 [6]石家庄市栾城区植物保护检疫站,河北栾城051432 [7]馆陶县农业农村局,河北馆陶057750 [8]平乡县植保植检站,河北平乡054500 [9]景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河北景县053500 [10]泊头市植保植检站,河北泊头062154 [11]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 [12]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0

出  处:《河北农业科学》2024年第6期108-108,F0003,共2页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包干制项目(HBNKYBGZ-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301500)。

摘  要:针对小麦土传茎基腐病扩散快的难题,利用假禾谷镰刀菌在小麦扬花期采用单花滴注和整穗喷雾2种方法对小麦穗进行接种,均能呈现赤霉症状,其病穗上发病较轻的子粒或者带菌不表现症状的子粒播种后均可以形成典型的茎基腐病病株。通过田间采集赤霉病穗和收集小麦种子,均从其中检测到携带假禾谷镰刀菌的病穗和种子,播种后均能形成茎基腐病病株。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可以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是该病快速扩散的主要原因。并据此,进一步完善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小麦茎基腐病扩散和周年发生规律,可为科学防控小麦茎基腐病提供依据。

关 键 词:小麦 茎基腐病 种子传播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 周年发生规律 

分 类 号:S435.121.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