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探赜  

Exploring the Paths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Curriculum'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浚 白如 Zhao Jun;Bai Ru

机构地区:[1]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169 [2]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北京教育(德育)》2024年第12期37-42,共6页Beijing Education

基  金:2024年沈阳市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研究重点项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研究”(SDSZ—2024—009);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进路研究”(22HMY01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系统推进,需要从当前协同育人的客观实际出发,多维联动促进育人工作提质增效,即强化协同育人的目标导向、加大协同育人的政治引领、保持协同育人的战略定力,以加强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明确协同育人的“方向性”问题;打造高素质与专业化相结合的育人队伍、构建现代化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育人载体、营造规范化与开放性相结合的育人环境,以推动协同育人的资源优化,解决协同育人“推动力”匮乏;创新协同育人动力机制、优化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完善协同育人监督体系,以完善协同育人制度体系,化解协同育人“表面化”风险。

关 键 词: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 同向同行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