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岩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 处:《教育家》2025年第7期1-1,共1页Educator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HA220134。
摘 要:“孩子做作业拖拉,一点都不自觉”“每次都不主动喊人,让人感觉很没礼貌”“从来不知道整理自己的房间,邋里邋遢”……日常生活中,家长总是免不了会抱怨一下孩子。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已经把这些抱怨变成了常态,在他们眼里,一想起孩子,都是不满意的地方。很多父母误以为批评、贬低孩子会让孩子“知耻而后勇”,最终改掉身上的“毛病”。实际上,批评、贬低带来的更多是叛逆,有的孩子还因负面标签带来的沉重暗示而产生深深的自卑和持续一生的自我怀疑。父母为何容易陷入习惯性批评、否定孩子的泥沼?又该如何调整改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