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涂思婷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文学院,550000
出 处:《汉字文化》2025年第4期71-73,共3页Sinogram Culture
摘 要:元代诗人辈出,弥漫着崇尚复古的舂容之风,但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给予许多元遗民诗人新的冲击,经历至正壬辰之变的舒頔,更是一改其往日复古华美诗风。舒頔诗歌既是在儒家正统熏陶下的产物,但更多是结合个人遭遇与时代环境的产物。其诗不仅代表着他的诗论主张,更体现出他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如他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但也同时践行诗缘情的诗学观念。元代的灭亡,是舒頔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期,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元代遗民诗人群体的诗风转变,其诗论更是对当时诗风的概括,对其诗论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元代遗民诗人群体的诗歌特点。再究舒頔对于元代的情感之深,其根本在于舒頔对儒家忠义守节之道的坚守,在于元代民间儒学的传播与兴盛,研究舒頔诗论或可有利于进一步窥探其中的经学内涵。舒頔诗学理论的具体践行,可从其诗歌中窥见一斑,主要可归纳将强调诗歌抒情言志的功能、侧重诗歌取意务在理胜、通过诗之四格力求圆活工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