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孟勤 金志校 Cao Mengqin;Jin Zhixiao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道德与文明》2025年第1期91-101,共11页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A105)。
摘 要:每个时代都有显现该时代精神气质的标志性话语,“改造自然界”就表达着现代性对待自然界实践活动的精神气质。超越现代性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同样需要提出标志生态文明对待自然界实践活动精神气质的话语。用“改善自然界”替代“改造自然界”应当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且具有历史必然性。“改善自然界”将被遮蔽的对待自然界实践活动的道德本质加以解蔽,鲜明地表达了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使善待自然界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法则。“改善自然界”在形而上层面之所以可能,在于将自然界认知为人本质的对象化,人唯有将自然界改善得美丽美好,才能够透过自然美之棱镜反观善美的自我形象。“改善自然界”本身内在蕴含的向善诉求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上具有优先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