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永义[1] Zhang Yongyi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广州510275
出 处:《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43-55,共13页Chuanshan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桐城方氏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030)。
摘 要:王夫之寄怀方以智的诗一共八首。这八首诗对我们了解两人的交游及思想联系至关重要。品读其内容,可以得到如下几条结论:第一,方、王二人并非一见如故,他们的相识相知有一个过程,两人差不多到晚年才真正理解对方,是谓“相知不贵早”。第二,说他们晚年因对儒佛态度不同而产生了裂痕,是不能成立的。第三,王夫之最推崇方以智的,不是他的学说,而是他的人品,包括气节和操守等。王夫之笔下的方以智,是忠臣,是志士,是有本之人。在很大程度上,方以智的这一形象也是王夫之自己人格理想的一种投射。第四,王夫之虽然排佛,痛骂异端,但他并不认为方以智出家是错的。每个人身份不同,际遇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方以智名义上是永历的阁臣,不出家就得出仕。王夫之不仅知道,而且也能理解。所以他才会在诗中写道,“唯有寻思归计好”“鸟道别峰许跻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