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康玲[1] 阎琛 Kang Ling;Yan Chen
机构地区:[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2]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出 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第2期122-128,共7页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课题项目“湖北长江流域民歌的历史人文价值与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编号:HCYK2024Y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利川灯歌作为湖北省利川市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经典代表作《龙船调》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演变,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充分践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理念。深入考察两代“幺妹”表演者的演唱生涯、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利川灯歌的传承演变过程,能够深刻认识到时代感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表演与传承的重要意义。对比两代传承人的成长轨迹、技艺学习经历,以及对街头和舞台表演的认知差异等,可清晰呈现出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探索。系统剖析利川灯歌在“幺妹”扮演者性别、传承模式、表演及排演方式等方面的传承脉络与变迁路径,不难发现新一代传承人更善于借助新媒体、新空间、新路径进行创编展演,以此诠释新时代赋予利川灯歌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