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熙[1] Guo Xi
出 处:《语言战略研究》2025年第2期14-14,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19ZDA31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从语言接触看岭南文化的海外传播”(GD22YZY02)。
摘 要:中国话走向海外有悠久的历史,更有广泛的分布,对此已有不少不同角度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大体循着两条路线:(1)以现代汉语共同语域外变异为中心的本体描写研究,(2)以海外汉语方言变异为中心的本体研究。二者各自都在寻找移入他国后的发展和变化。近年来,随着华语资源抢救、华语传承研究的推进,原来以共同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也开始把视野扩大到海外方言;因为海外华语资源保护和文化传承,更多地依赖于方言。事实上,早期走出去的中国话总体上都是方言,其中以闽、粤、客三大南方方言占多数;后来,走出去的方言种类不断增加,如缅甸的云南话、马来西亚沙巴的天津话;改革开放以来,温州话以及其他一些方言也开始走向世界各地,例如,在日本可以听到江浙话,而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可以听到安徽话等。越来越多的北方方言走向海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