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考 Zou Kao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 处:《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13-20,共8页Children's Study
基 金: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24年度学术型研究生专项科研基金(课题编号:2024LAW010)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233300004)资助。
摘 要:数字时代的到来给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带来了巨大挑战。被遗忘权的提出旨在删除网络空间中对信息主体不利的信息,使公开归于隐私。被遗忘权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价值取向上存在耦合,两者融合有利于增强制度效能、适应未成年人犯罪形势的变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删除管控义务落实不到位、信息知悉者不当泄漏信息以及对新闻媒体缺乏有效约束,导致既有制度封存效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制度下封存义务主体较为单一、封存对象较为狭窄、封存逻辑缺乏权利保障意识。对此应适度扩大封存对象的范围,体系化确定封存义务主体,完善权利救济和保障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