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阳 杨绪辉[1] Liu Yang;Yang Xu-hui
机构地区:[1]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当代财经》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Contemporary Finance and Economics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社会叙事视野下教育智能化的风险生成与治理研究”(B-b/2024/01/192)。
摘 要: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两大范式之争长期存在,导致国内尚未形成关于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系统论述。同时,随着教育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形态不断涌现,进一步促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和范式发生深刻变革。面对这一挑战,迫切需要在系统梳理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面向教育强国建设探索构建中国教育经济学的“三大体系”,充分发挥其服务国家、社会和个人教育决策的能力,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多学科智慧。由北京师范大学杜育红教授和杨小敏副教授等著作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年)一书,通过学术史的梳理,对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该书从教育供给的经济学研究、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教育成本研究、教育收益率研究、学习效率研究等主题出发,对包括著作、教材和论文等在内的既有文献进行挖掘,深入分析了这一学科在过去数十年间的研究进展与现实挑战。
关 键 词:教育经济学 教育强国 教育供给 教育形态 教育收益率 经济学学科 学术体系 质性研究
分 类 号:G40-054[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