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分配与组织:中国共产党改造苏区社会的内在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威伟 张凌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128

出  处:《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编号:XSP21YBZ155,XSP20YBZ082);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LXBZZ2024144)。

摘  要: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代表—表达”机制,发挥了民心代表、民心引领、民心疏解的作用,满足了人民在政治认同上的需求,奠定了社会改造的政治基础;通过“分配—整合”机制,实行土地革命与利益分配、政治参与、宣传工作并举,满足了人民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奠定了社会改造的物质基础;通过“组织—引领”机制,建构中国共产党组织与社会组织有序性、内嵌式的发展形态,满足了人民在安全归属上的需求,奠定了社会改造的组织基础。通过这三种机制,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改造了苏区社会,推动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历史性变革。这一历程为当前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风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 键 词:苏区 社会改造 社会整合 

分 类 号:D23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