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济南明水眼科医院
出 处:《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25年第3期106-109,共4页CHINA GLASSES SCIENCE-TECHNOLOGY MAGAZINE
摘 要:目的:探讨低中度近视儿童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客观视觉质量的变化,以期为近视患者的矫正方法选择、临床防控宣教及个性化镜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角膜塑形镜矫正的屈光不正患者,分为三组:1组(-0.50D~–2.00D)40眼、2组(-2.25D~–4.00D)33眼、3组(-4.25D~–6.00D)31眼。在确保患者戴镜前后角膜形态稳定且视力达到最佳矫正视力1.0的前提下,使用欧卡斯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各组的客观视觉质量参数均出现下降。具体表现为:1组的截止频率(MTF cutoff)(44.20±9.53/28.26±9.02),客观散射指数(OSI)(0.45±0.34/1.18±0.78);2组的截止频率(MTF cutoff)(35.81±9.21/28.05±10.79),客观散射指数(OSI)(0.77±0.53/1.66±1.25);3组的截止频率(MTF cutoff)(36.06±11.74/23.72±8.88),客观散射指数(OSI)(0.68±0.40/2.19±1.30)。此外,各对比度视力(100%、20%、9%)和SR值也均有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青少年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客观视觉质量下降,且不同近视度数间的视觉质量下降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