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博物馆与艺术现代性的构形——从西方学界的争论说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嵩 胡玲玲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  处:《艺术学界》2024年第1期3-18,共16页Arts Study

基  金: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呈现与传播研究”(23ZD02);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艺术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品质研究”(20YJA76002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艺术自律指向的艺术本体独立与专业化,与艺术他律指向的艺术主体平等与大众化,是艺术现代性构形的基本内容。在艺术博物馆的理论视野中,以安德烈·马尔罗为代表的怀疑论者,认为艺术博物馆摧毁了艺术品的原境,改写了艺术的原有内涵,且对艺术品排列进行人为重组,预设了观看的权利逻辑,只有通过想象中的“无墙的博物馆”,才能打破这种局限。以雅克·朗西埃为代表的肯定论者,认为艺术博物馆确立了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领域,使非艺术成为作为展品的艺术,打破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的藩篱,由此改写特权阶层对审美的“独裁专政”,实现观众的“可感性的重新分配”。两种观点均呼吁一种基于审美异质性的审美平等,并说明艺术现代性的构形,在于从艺术本体到艺术主体的过渡,且与艺术博物馆息息相关。

关 键 词:艺术现代性 艺术博物馆 艺术大众化 审美异质性 

分 类 号:J114[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