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维峰[1]
出 处:《华夏文化论坛》2024年第3期63-71,共9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儒学通论”(项目编号:20&ZD031)子课题“儒学与十六国北朝政权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2023S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尊德性而道问学之考辨与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2SYJSCX03BS)
摘 要:十六国北朝是中华民族大交融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华民族没有在动荡纷乱的局势中走向彻底分裂,反而复归于一统,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各民族对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化的普遍认同,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但是文化认同又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十六国北朝政权各民族间的情感认同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重要的现实基础,也是文化认同的实践基础。因此,讨论儒学与十六国北朝政权君臣间的情感认同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