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回望——《社戏》中的记忆绵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巧云[1] 

机构地区:[1]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室

出  处:《绍兴鲁迅研究》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摘  要:鲁迅译《苦闷的象征》中说:“将那闪电似的、奔流似的,蓦地,而且几乎是胡乱地突进不息的生命的力,看为人间生活的根本者,是许多近代的思想家所一致的。”[1]如果以“创造的进化”理论,用于内观鲁迅自身的生命意识,可以捕捉其不息的“生命的力”的表现。这种力的表现蕴含在《呐喊》中,并唤醒记忆的绵延。所以,鲁迅在自序中坦白回忆是“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是他“不能全忘的一部分”[2]。这记忆不仅包括当铺、铁屋子,也有《新生》集和《社戏》等,以及记忆牵引起生动、活泼、美好的精神世界之一隅。这些绵延记忆是其生命意识的显现,是一种“生命的力”,在《社戏》中得以展现。

关 键 词:《呐喊》 《苦闷的象征》 《社戏》 《新生》 生命意识 铁屋子 绵延 记忆 

分 类 号:I210.97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