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泸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泸州6460001
出 处:《中国现代医生》2025年第6期123-127,共5页China Modern Doctor
基 金:四川省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RCM-119)。
摘 要:对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一直是标准治疗模式。但在中国,接受此治疗的患者不足30%,更多患者选择序贯放化疗。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放化疗后免疫维持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Ⅲ期NSCLC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仍有约1/4的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因肿瘤进展或毒性反应未能成功治疗。为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者开始探索免疫诱导治疗模式。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抑制剂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用于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本文总结PD-1/PD-L1抑制剂免疫单药诱导模式、免疫联合化疗诱导模式及免疫+化疗+抗血管靶向治疗诱导模式的临床研究数据,初步显示免疫诱导治疗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但目前的临床研究多为单臂或回顾性研究,仍需更多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数据进一步支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