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数字鸿沟的阈限与跨越——基于哲学诠释学的视角  

作  者:赵文政 

机构地区:[1]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  处:《教育传媒研究》2025年第2期82-87,共6页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4年度专项研究重点课题“多智能体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与优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WHDHSZZX2024207);2025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创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5lslqnwzzkt-008);2024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中小学思政课中‘新质生产力’的教学转化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24CB157);2024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大模型时代职前教师对新兴数字技术的接受度研究”(项目编号:LJ11241016901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认为,无论孟德维尔的蜂巢理论、爱尔维修的“公益即美德”说抑或是霍尔巴赫关于宿命论的论述,都倾向于认为个体利益的纯粹堆砌即公共利益。爱尔维修的“公益即美德”说以及霍尔巴赫的宿命论为在乡村振兴下思考教师数字鸿沟治理是否与乡村教师个体技术理念有关提供了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思想实验空间。使命利益观念,即本真自我、使命感知和乡土情怀,是乡村教师弥合数字鸿沟的独特技术利益观念系统,也是基于马克思论述的使命和劳动形态的价值观念,这证实技术利益观念并非同质化的存在。在新时代历史情境下,使命利益观念对乡村教师跨越数字鸿沟不可或缺。但不容忽视的是,过度任务导向必然伴随欠妥的片面发展,使命利益观念的局限性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关 键 词:乡村教师 数字鸿沟 技术变革 专业发展 价值自觉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