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娜
机构地区:[1]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出 处:《文教资料》2024年第23期111-115,共5页CULTURAL & EDUCATIONAL LITERATURE
基 金: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纪念日叙事’与高校思政课话语力量研究”(23JDSZK134);2023年度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科研项目“新时代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2023B71);2023年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2023RWSK08);2024年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纪念日主题资源融入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024JG62);2024年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纪念日叙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FX2024127)。
摘 要:“纪念日叙事”是将重大事件、伟人和先烈的事迹通过叙事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能为教学活动提供叙事文本和学术支撑,又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将“纪念日叙事”融入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能够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当前,高校思政课在将“纪念日叙事”融入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对“纪念日叙事”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应用方式创新不多、有效传播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应通过深入挖掘“纪念日叙事”内涵意蕴、拓宽“纪念日叙事”传播渠道和创新“纪念日叙事”的应用等方式,探索“纪念日叙事”融入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路径,构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纪念日话语体系,彰显纪念话语的解释力、说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 键 词:“纪念日叙事” 大学生 国家认同教育 高校思政课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2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