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馥宁 李有军[1] YANG Funing;LI Youjun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710127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18ZDA277)。
摘 要:延安时期,戏剧工作者开展了以秧歌剧、秦腔、新歌剧等为代表的戏剧生产活动,产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作品,对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推进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戏剧工作者主动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在戏剧生产中表达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与大众建立了同感互酬的情感共同体;他们自觉承担联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时代使命,通过戏剧生产活动凝聚人心,建构了具有改天换地革命力量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戏剧工作者充分发挥戏剧“高台教化”的教育功能,以戏剧生产活动为契机,在“普及”与“提高”兼重的文艺生产方针指导下,淬炼出了既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又能够带领他们提高认知的戏剧教育共同体。最终形成了延安时期戏剧审美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和形态,形塑了我国现代戏剧生产史上的别样景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5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