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蕾莲[1] 胡曦文 Zhao Leilian;Hu Xiwen
出 处:《绥化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66-69,共4页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279);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度重大项目(22XNL018)。
摘 要:德国犹太裔现代作家阿诺德·茨威格的叙事作品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密不可分,其早期作品《克劳迪娅的故事》、中期长篇小说《格里沙中士案件》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梦是珍贵的》都典范地体现作家对精神分析理论中压抑学说的接受过程。他的文学创作经历从抒发个人情感转向关注人类命运的巨大变化。他最初仅效仿弗氏的压抑理论,通过再现压抑从产生到消解的过程,塑造情感丰沛的小说人物;一战后,他借鉴并加工梦的理论,洞悉军国主义制度对普通人命运的毁灭性打击;他在创作后期借助弗氏的战争神经症学说,指涉在战争大背景下被忽视的军队管理问题,反思军队对士兵的戕害。
关 键 词:阿诺德·茨威格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压抑 精神分析书写
分 类 号:B849[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