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139-140,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现代意义上的民俗学出现于18世t纪末19世纪初,应民族国家理念的萌生和民族自我认识的需要而兴起,并服务于欧美国民精神的塑造,对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和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民风民俗的文化传统,《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衣食住行、礼仪、婚姻、岁时节令、信仰、游艺等民俗。西汉司马迁《史记》的《货殖列传》篇从经济角度呈现了风俗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揭示了物质生产对社会风俗的影响。诸如此类古籍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民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发展变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