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需要”是决定是否介入的第一标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兴连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标营幼儿园

出  处:《学前教育》2025年第3期92-93,共2页

摘  要:在我看来,老师是否介入,“儿童需要”是第一标准。教师不妨再观察一下幼儿的后续反应。先看迪迪,假如他短暂沮丧后又加入了其他游戏,那“你们不带我玩,我去找别人玩”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老师完全可以暂不干预;假如他仍然关注萱萱和芊芊的游戏但参与不进去,或者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那老师应该及时介入,因为此刻的迪迪需要。再看萱萱和芊芊,假如他们只是因为玩兴正浓而不想有新成员加入,老师可以在事后提醒他们讲话要注意礼貌;假如他们总是不太友好甚至容易引发冲突,那老师应该及时介入,因为此刻的萱萱和芊芊需要。

关 键 词:老师 迪迪 游戏 后续反应 儿童 标准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