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5年第3期34-36,124,共4页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预处理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常规组术中实施常规全身麻醉,预处理组术中实施艾司氯胺酮预处理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神经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线粒体功能[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苄氯素1(BEC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及神经功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轴突轻链(NF-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结果预处理组术后即刻、30 min、1 h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镇静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预处理组术后第1天IL-6、IL-1β水平均低于常规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预处理组术后第1天线粒体膜电位、ROS水平均低于常规组,BECN1、LC3-Ⅱ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预处理组术后第1天GFAP、NF-L、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预处理能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镇痛镇静效果,对减轻患者神经炎症、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介入治疗 艾司氯胺酮 全身麻醉 缺血再灌注损伤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