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化成败的制度性因素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of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Japanese Modernis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新生[1] Wang Xinshe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出  处:《世界历史》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World History

摘  要:尽管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加速了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其制度设计存在问题,也没有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及时加以修改,结果从元老政治、元老影响下的政党政治迅速转向军部政治。本文主要分析制度性因素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的作用,即明治宪法体制对日本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具体说来,明治宪法体制具有皇权的虚拟性、首相产生途径缺乏明确规定及其权限较弱、军部及其统帅权独立的实质化等缺陷。虽然在明治时代具有较强政治能力及协调能力的非制度性元老政治家通过非制度性决策过程“元老会议”推动日本在各个领域急速发展并取得世界强国的国际地位,即使在大正时代乃至昭和时代初期元老影响下的政党政治阶段也保持了政治、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局面,但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军部政治的控制下,制度性缺陷显示出来,遂使日本进入发动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并导致国家全面溃败的局面。

关 键 词:政党政治 日本近代化 制度性因素 制度性缺陷 明治时代 世界强国 实质化 非制度性 

分 类 号:D731.3[政治法律—政治学] K313.4[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