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审查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晓虹 孔维霞 

机构地区:[1]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650100

出  处:《中国检察官》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基  金:2023年度国家检察官学院云南分院理论应用研究课题“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规制研究——以裁判文书网数据分析为路径”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司法实践中民事虚假诉讼问题突出,除了利益驱动和当事人诚信缺失等原因外,还需要从民事诉讼相关制度的执行层面分析虚假诉讼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对辩论主义、自认制度和处分原则理解和适用的修正,有助于避免虚假诉讼的发生。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应强化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依法行使调查核实权的基础上,避免过于强调辩论主义诉讼模式导致案件事实严重偏离客观真实;应以自认制度的正确适用为路径,排除虚假自认效力以及诉讼外自认的当然证明能力;应以处分原则的正确理解和适用为方法,对恶意调解领域的虚假诉讼行为进行有力监督。

关 键 词:民事案件 虚假诉讼 协同主义 自认制度 处分原则 

分 类 号:D925.1[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6.3[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